核對愛心發票時間到嚕🤩🤩 2024年10月06日 (日) 上午10:00 位於 本會兒心之家(台北市青島西路11號5樓) 歡迎大朋友、小朋友一同來參加😃
→風濕熱
風濕熱是由甲族乙群鏈球菌感染所引起的
人體的上呼吸道受到甲族乙群鏈球菌感染後,引起急性咽喉炎(包括扁桃腺發炎),會有發燒、喉嚨痛等現象。一百人中約有一到三人會因而引起風濕熱。風濕熱的症狀很多,其中以心臟發炎最嚴重,也就是風濕性心臟病。因其常犯心臟瓣膜組織,故又稱為瓣膜性心臟病。
鏈球菌容易造成普遍的感染
鏈球菌是屬於細菌的一大族,可再分為許多小群及小型,上呼吸的感染主要是由甲群的溶血性鏈球菌所引起,經人跟人的接觸。甲族乙群鏈球菌藉著呼吸道的飛沫擴散在空氣中,此情形最常發生在學校和家庭,因此造成兒童的普遍感染。
→風濕熱的症狀
主要病徵
---心臟發炎
---多發性關節炎(手、腿部關節紅、腫、熱或痛)
---小舞蹈症(用餐時碗筷拿不穩、甚至掉落地上,或全身不隨意運動)
---輪廓性紅斑(軀幹、四肢近端的皮膚產生紅斑)
---皮下小結節(手肘、腳踝或其他四肢骨頭上面的皮膚有綠豆至紅豆大小的結節)
次要病徵
---發燒
---多發性關節痛
---血液中可以找到體內發炎的徵象
---心電圖異常
---曾經得過風濕熱或風濕性心臟病
→風濕熱的預防方法
初發的預防
五歲以上兒童、青少年及中年人,有喉嚨痛、咽喉發炎時,經醫師診斷為鏈球菌感染時,應給予盤尼西林或其他有效的抗生素注射,或口服十天的抗生素,做為徹底治療。
再發的預防
凡發生過風濕熱或風濕性心臟病的人。應接受長效盤尼西林肌肉注射,每三或四星期一次。不適宜打針者可每天口服盤尼西林。對盤尼西林過敏者,可每天服用其他種類的抗生素以期預防,直到醫師認為可停止為止。
→川崎病
川崎病好發於五歲以下的幼童,發生季節不一定,但以四到六月最多。川崎病的病因目前仍未明,可能量與感染及免疫的疾病有關。且國內學者也曾提各種論文報告,研究川崎病的發生是否與種族、體質、遺傳、生活習慣或文化背景等因素有關?但截至目前為止,並沒有任何一個理論或研究可以確切證實川崎病的真正病因。
川崎病的主要臨床症狀:
至少符合其中五項才可診斷為川崎病。除了指端及肛門周圍的皮膚脫屑在發燒開始後十至二十天才出現,其餘皆在急性期出現。另外常規血液檢查偶有貧血、白血球增多及血小板增多現象,而發炎指數亦多會昇高。
川崎病的合併症為:
在治療方面:急性期給予高劑量之阿斯匹靈和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恢復期給予低劑量之阿斯匹靈,若無冠狀動脈異常則持續治療六到八週,若有冠動脈異常需長期治療。使用免疫球蛋白可將冠狀動脈瘤之發生率由15-20%降至5%,並將巨大冠狀動脈瘤之發生率由4.7%降1.2%且越早使用效果越好。
→心肌炎
小孩子心肌炎最常見的原因是病毒,例如C0xsackie B virus, ECHO virus等,其他病毒或細菌的感染也會引起心肌炎,如麻疹、小兒麻痺、腮腺炎、水痘、白喉等。最後心肌纖維變化、慢性發炎狀態。其臨床症狀主要依年紀、病程而變化。可出現發燒、呼吸窘迫、發紺、心跳過速,心音微弱、心臟擴大、肺水腫等。大部分的病童快就呈現心臟衰竭的症狀,沒有特殊療法,嚴重者可突然死亡。一般利用藥物來矯正心臟衰竭及心律不整,甚至須進行心臟移植來挽救其生命。
病童羅患心肌炎六個月內不宜從事任何運動,需等待其心室功及心臟大小恢復正常且無心律不整情況者,才可以恢復運動。
→二尖瓣脫垂
位於左心房與左心室間的瓣膜稱為二尖瓣,當心臟舒張時,二尖瓣打開,使左心房的血液流到左心室,當心臟收縮時,二尖瓣關閉,使血液流到大血管而不致逆流回左心房。若心臟收縮時二尖瓣向左心房凸起,則稱之為二尖瓣脫垂。大部份患有二尖瓣脫垂的病人是沒有症狀的。此病常見於年輕的女性,佔正常女性人口的20%-30%。患有二尖瓣脫垂的病人,其症狀可能包括:非特異性、模糊的胸痛、心跳劇烈、心悸、心律不整、或覺得胸部緊悶。而胸部的不適也可能伴隨著頭昏眼花、呼吸短促或焦慮感。二尖瓣脫垂可經由做心臟超音波來診斷,並依醫師的指示定期回門診追蹤。最重要的是,患有二尖瓣脫垂的人,在接受有關牙科或外科處置前,必須提醫師,治療前給予適當的抗生素處方,以預防感染性心內膜炎的發生。
→僧帽瓣脫垂症候群
正常人中,約5%-15%有僧帽瓣脫垂症候群。當僧帽瓣有發炎,退化性病變時,使得僧帽瓣發生脫垂並產生閉鎖不全時,需要給予適當的藥物治療,並注意預防細菌性心內膜炎的發生。
→心肌病變
當心臟肌肉發炎或纖維化,影響心臟功能時稱為心肌病變。可能發生心臟擴大、心臟衰竭、肺臟腫大、腹水、下肢水腫及肺積水等。厲害時應臥床休息,給予藥物治療。
→心律不整
心臟主要的功能在於它能夠規律且持續也將含氧血輸送到全身各部份,並協助其排除廢物。心臟藉著內部的天然節律器(竇房結)、房室結及心室傳導系統一次一次地完成任務,其在外部則是穩定而規則的心跳。也就是說,每一次心跳就表示在竇房結產生一次電流經房室結及心室傳導系統造成心室收縮將血液輸出心臟,以維持血壓並供應身體各部所需的血液。正常人心臟的跳動是有規律的,並且是由正常竇性節律點所傳出。反之,當這個傳系統出現狀況,例如有一個以上的節律點、出現傳導短路或迴流等等,而產生心跳不正常的現象,包括心跳過慢、過快或不規則,就引起所謂心律不整的問題。兒童可能因年齡太小而不能告訴我們其心律不整發生時的詳細情況,但我們可以向目睹心律不整發生的父母或其他成年的家庭成員詢問。
心律不整的種類很多,有的是良性,只要定期追蹤即可。有的則需要用藥物治療,或以心導管燒灼術去除不正常的傳導線路。
正常每分鐘心跳在休息狀態下,不同年齡嬰幼兒的每分鐘心跳次數大致如下:新生兒(110-150),兩歲左右(85-125),四歲左右(75-115),六歲以上(60-100);當然,發燒、哭或運動時心跳自然會加快;熟睡時則減慢。
由於心律不整的種類很多,並且即使是相同類型的心律不整,其對運動的反應也會因人而異,因此每位有心律不整的心臟病童,皆應與其醫師詳細討論其可從事的運動類型。一般而言,除非是嚴重之心律不整,「輕度等長—輕度動態運動」的輕度運動應是不受限制的。
→何謂功能性心雜音
又可稱為機能性或良性心雜音。有些嬰幼兒或兒童的心臟構造和血流完全正常,卻也出現心雜音。這些雜音通稱為功能性的、正常的、或無害的心雜音。在醫生常規的聽診檢查時,有超過30%的兒童可能會有這種所謂的「無害的心雜音」,在3到7歲的兒童最常被聽到。這種雜音可能會因發燒、感染、緊張、興奮、運動、焦慮或其他導致心輸出量增加的原因而增強。隨著成長的過程,無害的心雜音會愈來愈少,且通常會完全消失的。
Back to Top
會址:台灣台北市北投區石牌路二段201號(台北榮總) 通訊處:台灣台北市青島西路11號5樓
TEL:(02)28754965 FAX:(02)23757772